非科班出身建筑从业者的福利!!!这儿绝对有你想要的干货~

今天站长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建筑理论方面的干货,如果你跟站长一样,也是非科班出身,那么你有福了!!

请注意,这些理论书的学习只是给你加强理论基础的,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还是要靠艰苦的实践来积累的,甚至于,太理论反而限制了你做设计,理论学多了会爱吹牛,会变的清高,甚至变得傲慢,让你觉得自己很牛,当然理论可以让你演讲,或者面对甲方说服甲方时更有底气,但是设计不一定是完全依据理论来的,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就好比方案和施工图的不同一样。所有的理论都是讲已经过去的规律,而在这个如风驰电掣般变化的年代里,未来更重要,设计将来大家会喜欢的建筑更重要,而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未来是极其具有复杂性的,所以理论是无法解释未来的,只能解释过去,我想不要说古典时期的维特鲁威了,就算是现代建筑的开山鼻祖柯布西耶,看到现在的类似cctc这样的建筑也会吓尿。理论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而实践却需要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理论者来说,现实和理论是没有不同的,但对于实践者来说,现实和理论是有天壤之别的,也就是说,当你从事现实的设计工作时,一定会出现书上说一套,现实情况又是另一套的情况,所以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学习理论但放下理论,拥抱现实,因为现实情况是复杂的,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只有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即使它违背了理论的指导。有很好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师才是好设计师,而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设计师,只会忽悠,不会设计。当然如果你是励志当理论学家的,可以只关注理论,毕竟,建筑理论家更需要宏观,理论学家关注的问题也跟设计师不同。

下面就开启我们的建筑理论系列书单:

(一)包豪斯系列

作为现代建筑的起源,包豪斯的故事被后人无数遍的传颂,所以处于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我们,一定是要知道先驱们的设计方法和理论的,顺便说一句,包豪斯很强悍,强悍到跟历史决裂,包豪斯的课程中,没有建筑史。重点推荐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以及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艺术》,让你从理论最起始点认识什么是构成,什么是色彩。

(二)外国建筑史

首推《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中文》,枯燥,客观,难啃,接近2000页,对于这样的书我的观点是通读一遍,内容信息量太大,根本无法记忆,所以通读过以后可以当工具书来用,想查找哪些内容翻开查找就是了。里面有巨多的图片是外面找不到的。建筑史不是政治史,各个时期各个风格没有线性关系,从美学上,没有先进优劣之分,比如新古典时期比古典时期更晚出现,但新古典没有比古典先进,反而古典时期更有原创性,大家可以对比古典时期的万神庙和新古典时期的万神庙就可以知道。所以看建筑史是可以跳跃查阅的,如果你对某个时期特别感兴趣,可以只研究这个时期的特点,风格形式。所以这本书的查阅功能就非常的突出。就好比学语言一定要备一本字典一样。

再就是塔夫里的《现代建筑》,因为我们早就进入了现代建筑的语境了,对于古典时期的建筑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已经不大了,美学审美上已经脱离古典的审美,崇尚现代美学的机械美学原理了,所以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我们有必要重点的学习。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中国是没有现代建筑史的,中国只有古典建筑史,在殖民时期做的新古典主义的上海外滩也不能算上现代主义,也是只能归类为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新中国成立以来陆续做的新建筑几乎不多,北京十大建筑算是有代表性的了,但在理论界是没有影响力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有量大面广的现代建筑设计出来,但那已经在20世纪以后才出现一些有影响力的建筑,比如王澍的宁波博物馆,所以基本上现代建筑史,一定是西方的,所以看外国建筑史不论是古典时期或者现代时期,肯定要看老外的著作会比较权威,国内学者怎么写我认为都写不好,比如让中国人去画油画画不过老外,老外来画中国山水画画不过中国人一样的道理。当然国内人写外国建筑史当然也要读,因为作为东方人来理解西方建筑史的视角会跟西方人不一样,思维方式上可能东方人写出来的东西会更加好懂,所以我强烈推荐了这本清华大学陈志华先生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还有一个建筑小史不知道是哪位网络大神写的,我觉得写的不错,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简单易懂,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建筑史,比理论性太强的以上这些书要容易懂得多。无封面,无出版社。最后王受之的《现代建筑史》我想应该大家都有了。还有一个偶然找到的外建史考卷,科班同学的福音,哈哈。

(三)中国建筑史

当然我觉得没有西方建筑史重要,收集了一些科班的教程,还有《营造法式》原文及潘谷西的《营造法式》解读。中国的古典建筑不像西方那么多流派,时期,变化。跟艺术史是一样的,艺术史方面,中国画几千年来没有变化,工具没变,理论没变,评价标准没变,连题材都没有变,宣纸,水墨,山水画,瀑布,小屋,花鸟,竹。。。建筑同样,汉代开始的建筑形式基本上就跟明清差不多了,要说重大变化就是南北朝时期从印度引进了塔的建筑形式,所以就整体风格而言,中国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连续性很强,连园林方面,也是在宋就定格下来了。我想不变的东方和不断变化的西方,刚好像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世界。通俗点讲,如果在电影里把清代的建筑场景放到唐代的故事里,如果不是专业建筑师,普通老百姓是看不出里面出错的,而西方就不同了,如果把巴洛克的场景放进中世纪,那看出问题的人就多了。

(四)工程及设计原理类

其实刚毕业的设计师,是属于设计中游的位置,怎么解释呢,就是设计上游之下,设计下游之上。设计上游是策划,概念,初级设想方案,是强调纸上谈兵,头脑风暴,是发散思维,而设计下游是施工图,施工管理,强调的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是收缩思维。初学者基本上上游的发散设计一点,下游的施工图也设计一点,但都无法独立完成。等你可以独立完成上游和下游了,你才是一个称的上合格的建筑师。

这里是一些设计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工程原理知识类,为你以后做实际工程提供一些实用的理论基础,比如基本的空调方式,建筑节能之类的。虽然枯燥,但为了下游能实现上游的高实现度,这些知识必须熟练的,比如一场篮球赛,好不好看就看球队进攻能力,但能不能赢球还是要看球队的防守能力。下游的工程实现能力,就好比防守,枯燥,但很重要。

还有就是注册建筑师考试的复习内容,注册建筑师考试最好还是要去考的,通过复习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对于下游的工程知识是非常非常好的,非常的全面。但是请注意,注册建筑师只是对下游做了要求,上游的发散思维上没有什么锻炼,对建筑师美感方面也没有任何的锻炼,这些就需要我们从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此文的其他理论知识内获取知识。

(五)国内名师著作

国内理论界的名师很多,推荐王澍的《设计的开始》,王澍毋庸置疑,现在绝对是建筑界第一人,不管他的东西是不是具有普遍性,但就国际地位,大陆只有王澍是大神,所以他的东西是不是应该看看。

(六)国外大师理论著作

这里的巨星就很多了,推荐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吧。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现代建筑的起点,是从这开始的。一定要看,让你看懂什么是机械美学。请注意这是二战前的现代主义建筑,实用经济比美观更为重要,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影响,在密斯的带动下现代主义发展成了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的形式是精心营造的,成了一种风格,美观性甚至超过了实用经济,比如西格莱姆大厦(国际主义的标志),为了让立面显得更为统一,密斯设计了所有窗户的窗帘,它只有三种方式,全开,全关,一半开,而且所有距离玻璃幕墙1米的距离不得有任何家具,所以为了形式美牺牲了一部分的实用性,为了实现刚才表面不用漆就可以表现的精致亚光黑,而使用了昂贵的青铜作为建筑材料,所以这个现代主义建筑没有经济性可言,甚至于为了形式美,它是不好用的。所以到二战后,为了精心营造现代主义的形式,形成了现代主义风格,其实跟现代主义起点的精神(实用性的,经济的,少装饰的)有些偏颇。所以本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现代建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都是不同的概念。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非常难懂,我啃了几天,几乎看了就忘,有毅力的人去看吧。《建筑模式语言》,属于设计方法论的,现在好像都出到3了。你们可以去找来看。帮你解读什么是建筑语言,建筑模式。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并不表示我没有在这里推荐,就不重要,不好看,比如安藤的设计之旅,非常好看。

(七)最后是艺术史的内容

设计是跨界的,而且建筑是艺术+技术,对于艺术上的发展建筑几乎是步步跟随,现代建筑的起点是格罗比乌斯1911年设计了法古斯鞋楦工厂,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开始,而艺术界中,1907年的毕加索创作了立体主义的代表作《亚威农少女》,彻底颠覆了古典绘画中的透视,结构,色彩的三大原则来搞艺术,从此艺术界进入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时期,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几乎是同时出现,再还有达达主义对建筑界的影响,这个我在《深度解密解构主义建筑——解构的达达主义灵魂》中已经有解读。所有,艺术史的学习,对于更深的了解建筑艺术史的发展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帮助,从思想起点上来解释流派和风格产生。

上方书单所列资源,你可以联系作者无限侠,也可以点击站长的个人分享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618937724&uk=908594704 密码:fxfl 如果你希望站长继续分享精品资源,就请关注站长的博客或者你可以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沈的笔记微信公众号~

- END -

sheninotes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